美国保守派:新盗亦有道
- 尤利西斯
- Apr 10
- 3 min read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毫无疑问,唐纳德·特朗普领导的华府以及世界各大名都的许多人都有这种直觉。
但这一逻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贴士,对于那些强大到足以为多数人发号施令的少数几个国家来说,这一贴士尤为突出,源自生态学,或者说是群体而非个体的逻辑。事实是,作为一个群体,捕食者受到可用猎物数量的严格限制。
一群生物的热量增长不可能超过它们的食物供应。同样,一个突袭游牧部落的部落也受限于他们可以掠夺的村庄数量。相比之下,国家的发展却可以超越其猎物的数量。罗马等古代帝国和中国等古代王朝都曾向已知世界的极限扩张。为此,它们必须从捕食者转变为创造和促进者。
古代帝国逐渐认识到,与邻国合作,避免掠夺,比掠夺邻国更能获得财富和权力。大同世界 "不是清醒的,而是明智的。精明的大国领导人最善于利用一项重要资产:信任。
政治学家曼库尔·奥尔森用一则关于农民(猎物)和强盗(捕食者)的轶事阐述了这一逻辑。在他们不正常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问题。农民不愿耕种,因为他们生产的任何东西都会被强盗偷走。强盗们则因为猎物匮乏而苦恼;在一个又一个城镇中,可供偷窃的东西少之又少。
解决办法就是合作,以及实现合作所需的信任激励。这里的 “信任 ”是非常有限的,是源于对他人行为的信任,你可以 “信任 ”银行劫匪去抢劫银行。
当流寇意识到他们可以 “定居 ”时,合作就形成了:他们可以定居下来,保护一群农民不受其他强盗的侵害。奥尔森从数学角度指出,定居的强盗这样做既能帮助自己,又能造福农民。
怎么会这样呢?少掠夺怎么会让人更富有?诀窍源于一种叫做激励相容性的东西。这与阻止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的逻辑是一样的。抄近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太大。最终安全到达目的地,总比不安全到达目的地要好。
农民与定居强盗之间的激励相容性甚至更具影响。如果强盗能够控制一部分领土,他们就会对当地农民产生 “包罗万象的兴趣”。通过保护 “他们的 ”农民免受其他掠夺者的侵害,定居的强盗实际上拥有了这些农民的一切。
但真正的魔力来自于农民和强盗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下所拥有的激励机制。定居的强盗现在可以年复一年地掠夺同样的农民。由于这两个群体都有一个可预见的未来,而且强盗依然贪婪,因此他们可以通过鼓励农民提高生产力来获益。但是,农民如果知道他们生产的所有东西都会被偷走(和以前一样),他们就不会多生产。
定居的强盗承诺只拿走农民生产的一部分(税),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农民来说,他们可以信赖这一承诺,因为他们也认识到激励生产、履行征税而非掠夺的承诺符合强盗的长期利益。
农民的境况会更好,因为他们可以保留更多的粮食。这激励他们提高生产率。反过来,强盗也能获得更多的粮食。
这种(自私的)合作逻辑对那些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谋求发展的人施加了严格的限制。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因为在现代社会,知识(信息)是越来越多生产过程的核心。知识依赖于信任。我必须相信那些与我交往的人不会采取短期掠夺行为,而是会认识到,作为同行、合作伙伴或司机,与我合作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
自由世界现在是,或者说过去一直是由一个定居的强盗美国监管的大村庄,改革这一让绝大多数参与者受益的格局是有必要的。
自由世界的现任领导人就是靠当强盗发家的,他和他的许多追随者都深谙弱肉强食的逻辑,他们懂得交易的艺术。他们或许不太了解的是,他们现在拥有了这片大草原,而不必再漫无目的地寻找残羹剩饭。交易已经达成,当然还有重新定义交易条件的余地。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视为一个狗咬狗的世界,其风险在于每个人最终都会饥寒交迫。
埃里克·加茨克
Comments